教育教学论坛
期刊信息
主 管: 高等教育教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主 办: 教育教学高峰论坛杂志社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958-4272
刊期: 半月刊
投稿邮箱: jyjxgflt@163.com
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发表 >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对策研究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对策研究
浏览次数:0  添加时间:2025-07-01 09:05:42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对策研究

魏永功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广东 江门 529000

[摘 要]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生态文明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和成效。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现状的基础上,从完善生态文明知识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情感培养、培育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创建绿色校园文化环境以及强化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的有效对策。旨在通过全面系统的培育措施,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其形成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对策;绿色校园;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87-9534(2025)-0058-07 [收稿日期]2024-12-04

 


一、引言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不仅关系到个人全面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因此,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探索有效的培育对策,对于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总体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愿意参与到相关活动中来。然而,在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行为层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认知层面,部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这导致他们在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时,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在情感层面,部分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不够强烈,缺乏足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往往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生活割裂开来,缺乏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意识和行动。

在行为层面,部分大学生在践行生态文明行为方面存在不足。他们可能了解生态文明知识,但在日常生活中却难以做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这主要体现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方面。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的对策

针对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一)完善生态文明知识教育

生态知识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基础。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水平,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将生态知识纳入高校课堂教学内容中。

1. 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生态文明相关课程,如环境科学、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等,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生态文明理论知识。同时,可以将生态文明知识融入其他专业课程中,如文学、历史、哲学等,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2. 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高校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通过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乐趣。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具有生态文明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能够胜任生态文明教育的重任。

(二)加强生态文明情感培养

情感是人们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的动力和源泉。在生态文明培育过程中,加强生态文明情感培养至关重要。

1. 激发热爱之情

高校应通过举办生态文明讲座、展览、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激发他们的热爱之情和敬畏之心。同时,可以邀请环保专家、学者、志愿者等走进校园,与学生分享他们的生态文明实践和感悟,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培育责任意识

高校应通过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和使命。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思考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可以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如设置分类垃圾桶、推广绿色出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3. 营造良好氛围

高校应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态文明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可以通过设置生态文明宣传栏、悬挂标语横幅、播放宣传片等方式,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氛围。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自发组织生态文明社团和活动,如环保志愿者协会、绿色出行小组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生态文明的力量和魅力。

(三)培育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

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生态行为习惯,高校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强化日常教育

高校应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班会、团日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同时,可以制定生态文明行为规范,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

2. 开展实践活动

高校应组织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环保宣传等。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乐趣,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如选择绿色出行方式、购买环保产品等。

3. 加强监督管理

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确保他们能够遵守生态文明行为规范。可以通过设置生态文明监督员、开展生态文明检查等方式,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同时,可以将生态文明行为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将学生的生态文明表现纳入奖学金、评优评先等考核体系中,激励学生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四)创建绿色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创建绿色校园文化环境,高校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物质环境建设

高校应注重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打造绿色、生态、美丽的校园环境。可以通过设置绿化带、花坛、喷泉等景观设施,增加校园的绿色面积和生态多样性。同时,可以加强校园垃圾分类和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确保校园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2. 营造精神文化氛围

高校应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可以通过举办生态文明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同时,可以邀请环保专家、学者等走进校园,与学生分享他们的生态文明实践和感悟,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加强制度建设

高校应制定一系列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确保校园环境的整洁和有序。可以通过设置环保标识、制定环保规范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同时,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五)强化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锻炼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高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

1. 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环保宣传、垃圾分类等。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乐趣,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如选择绿色出行方式、购买环保产品等。

2.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环保志愿者、社区服务等。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环境和生态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志愿服务中,如推广绿色出行、宣传环保知识等,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高校应加强与社会实践基地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可以与环保组织、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可以加强对社会实践基地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四、结论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高校应采取全面系统的培育措施,从完善生态文明知识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情感培养、培育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创建绿色校园文化环境以及强化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方面入手,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培育体系。同时,高校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和成效。通过全面系统的培育措施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学生一定能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笑菊."美丽中国"建设语境下当代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探析--基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传承的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DOI:10.3969/j.issn.1007-5968.2019.02.010 .

[2]方必基,刘彩霞,龚明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与培育对策研究[J].老区建设.2016,(24).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ccomplishment

Wei Yonggong

Guangdong South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dong Jiangmen 529000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for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level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ccomplish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roc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iteracy, improv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nowledge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emotional cultiv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ultivate good ecological behavior habits, create a green campus culture environment and strengthen social practice and volunteer service in five aspects, put forward th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ccomplishment. The aim is to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cultivation measures,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 green, low-carbon and sustainable lifestyle, and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beautiful China.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iteracy; cultivating countermeasures; green campus; social practice

未命名__2025-07-01+09_06_31.jpg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9 教育教学高峰论坛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2026521号-2    XML地图   TXT地图
注:本网站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优质资源共享,没有用于商业行为,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