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背景下研究生“地域环境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刘双瑾
长春科技学院 吉林 长春 130600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城市历史文脉缺失、地域特色丧失等一系列问题。为满足城市发展对建筑设计领域人才的需求,地域环境空间设计作为建筑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产学研背景下,对研究生“地域环境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引入产学研合作模式,结合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及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地域环境空间设计;产学研合作;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87-9534(2025)-0067-77 [收稿日期]2024-10-05
一、课程背景与教学现状分析
地域环境空间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研究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认识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该课程内容繁杂且理论抽象,包括城市与建筑空间环境认知、城市与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策略评价等多个部分。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调动。同时,由于课程内容与实际问题的脱节,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近年来,随着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企业开始关注并介入城市建筑设计研究。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引入,为地域环境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如何在产学研背景下有效地实施地域环境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在地域环境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讲授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学生可以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框架。然而,单纯的理论讲授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引入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案例分析是通过具体的设计案例来阐述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在案例分析中,教师可以选取国内外优秀的地域环境空间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通过分析案例的设计思路、设计策略、设计效果等方面,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并从中汲取设计灵感和经验。同时,案例分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分组讨论与团队协作
分组讨论是地域环境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在分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碰撞,从而拓宽思路、深化认识。
团队协作是分组讨论的重要延伸。在地域环境空间设计课程中,很多设计任务需要多人协作完成。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团队协作,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分工合作、如何沟通协调、如何共同解决问题等。这些能力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团队协作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产学研合作与实践教学
产学研合作是地域环境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产学研合作中,学校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和专家来校进行技术指导,或者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参观考察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工作流程,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体现。在地域环境空间设计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和企业需求,设计一系列实践教学项目。这些项目可以包括市场调研、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施工现场管理等多个环节。通过参与这些项目,学生可以亲身体验设计工作的全过程,了解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要点。同时,实践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素养。
(四)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
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是地域环境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一种创新方法。该方法以实际项目为背景,要求学生围绕项目进行资料搜集、实地考察、调研分析等工作,并撰写相关报告和论文。在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结合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中,教师需要做好项目的选题和策划工作。选题要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和企业需求,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策划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成果。同时,教师还需要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及时解决学生在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课程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与反思
(一)实施效果
通过引入产学研合作模式,结合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及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地域环境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提升,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显著增强。在参与实际项目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表现出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反思
在地域环境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的设计任务时缺乏足够的自信和应对能力;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产学研合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和拓展等。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进和提升。例如,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和心理辅导;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等。
四、结语
地域环境空间设计作为建筑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产学研背景下,通过引入产学研合作模式,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挑战。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建筑设计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商墩江.基于AI技术下高校设计类专业三创人才培养应用研究[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2,(6).148-152.
[2]陈良,梁辉,莫坚义,等.职业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工地学校”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0).20-24.
[3]姚令华,嵇丽娜,高连海.实践型工作室教学模式之探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2).126-128.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space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university and research
Liu Shuangji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lin Changchun 130600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China's urban construction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ut also faced with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lack of urban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e loss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of urban development for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regional environment spac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major, and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ts teaching method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search, the teaching method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space design" is deeply discussed.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mode, combining theoretical teaching, case analysis, group discussion, project-oriented course design and other teaching methods, it ai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as well a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regional environment space design;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teaching method; theory with practice; innovation ability